运动科普   

户外运动之—“攀岩”

地进行中,其中攀岩项目于2023年10月3日至7日在浙江绍兴柯桥羊山攀岩中心举行。在4日的比赛中,中国队首次在亚运会男女团体速度接力赛中获得了金牌。“攀岩”以其刺激、挑战、美感等独特魅力深受年轻人的喜爱。然而,攀岩运动也同样具有高风险性,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技巧和体力,还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那么在攀岩过程中最易出现哪些损伤呢?     攀岩中常见的运动损伤 攀岩很大程度用到上肢易致上肢运动损伤: 1、手指肌腱、韧带损伤:攀爬运动中主要依靠手部来完成攀爬动作,手指抓握姿势不正确、疲劳、负荷过大都是造成损伤的原因。 处理方法:如轻微扭伤,早期患部冰袋冷敷消肿止痛,弹力绷带加压包扎,避免过紧。如伤情严重应立即就医视情况是否需要手术修复。 2、腕关节损伤:手腕的活动范围较小,攀爬中吊挂或是做某些角度过大的动作、反复使用使腕关节承受过度的力量从而造成损伤。 处理方法:如轻度的损伤,急性期进行关节部位的冷敷。局部制动,多休息患部,佩戴护具保护关节。后期可进行热敷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3、肘关节损伤:由于攀爬过程中力量集中在肘部,过度的使用前臂肌肉或肌腱,在肘关节周围进行重复的运动,肘关节极易损伤。 处理方法:损伤后立即停止运动,以免加重病情。局部冰袋冷敷,每次15-20分钟,注意不要直接接触皮肤。予屈肘90°C吊带固定以起到保护帮助减轻肿胀。(4)严重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怀疑骨折应立即就医。 4、肩关节损伤:创伤是年轻人肩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攀爬时耸肩、过度延展手臂抓点以及不良姿势都可能引起肩关节的损伤。 处理方法:使用三角巾吊带、前臂托等将上肢固定。受伤后立即制动休息,减少活动。予间断性冷敷,防止冻伤。如疼痛未缓解活动障碍明显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治疗。   攀岩运动损伤如何预防? 热身运动:在开始攀岩之前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进行20分钟左右拉伸肌肉和关节,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让即将运动的肌肉群先行活动一番,使之后的动作更加流畅。   1、肩部的拉伸 将手臂与肩同高位置,向身体一侧拉伸,另一只手可以轻轻帮助。将头扭向活动的肩部,保持身体不动,维持10秒,慢慢放松。 2、手指的伸展 将手臂向前伸直,掌心向前。另一只手抓住手指轻轻帮助拉伸,保持15秒,换另一主手臂练习。 3、压腿练习 上身向前慢慢弯腰,同时慢慢下压腿部,身体尽量向小腿靠。在弯腰时利用腰下压的惯性,进一步拉动韧带、肌肉。 4、腕关节、踝关节环绕活动 一脚站立,脚尖伸直,用脚尖画圈,顺时针逆时针20次。     注意事项: 1、正确的技术:学习正确的攀岩技术,包括正确的攀爬姿势、手脚协调、重心控制等,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2、穿着保护性装备:穿着合适的攀岩鞋和防护装备,如护膝、护腕等,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护。 3、制定正确的训练计划:在攀岩过程中逐渐增加难度,循序渐进,避免过度挑战超出自身能力的范围。 4、加强身体素质:通过全面的身体素质训练,包括力量、耐力、柔韧性等方面的训练,提高身体的适应性和抗压能力。 5、接受专业指导:初学者最好不要在无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以避免受伤。

打羽毛球,常见四大损伤

槛低”且相对安全,在我国全民运动中较为普及。实际上,打羽毛球引起的运动损伤并不少见,常见的受伤包括:肘关节、肩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等。 上周,我院运动医学科室秘书兼康复治疗师小应医师代表医院参加了上级部门组织开展的羽毛球嘉年华比赛。比赛期间,不仅夺得了名次,还因运用自己的医学专业知识现场给球友宣传和“看病”收获了一些“患者”。 1号球友: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 29岁的芝芝女士爱好运动,进行羽毛球练习2个月后,出现右肘疼痛,自己贴药膏能缓解,但长时间抬手活动受限。经小应医师查体后发现,她的右肘关节外侧压痛明显,腕关节背伸力量减弱,诊断为网球肘。 对此,小应医师跟芝芝女士解释:打羽毛球、打网球,尤其是反复抽球,或屈肘屈腕、大力扣球,容易导致网球肘。主要表现为运动时酸胀、疼痛、不能发力。那么引起网球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暴力屈腕,腕伸肌群受到强力牵拉,导致其止点(位于肘关节外侧)受损;另一个是反复屈肘,肘关节内的滑膜皱襞受到反复碾压,引起水肿、炎症,导致疼痛,患者屈伸肘部时多伴有肘关节弹响。发生网球肘后,宜暂停运动,尤其应减少暴力屈腕动作,以缓解症状:若运动,应佩戴肘关节加压带。若病情严重,经久不愈,可以进行微创松解术或滑膜皱襞切除术。 2号球友:肩关节疼痛(考虑肩袖大范围撕裂) 平先生今年 37岁,打羽毛球多年,自2年前始,在大力挥拍扣球时会出现肩关节酸痛,有时伴弹响。他曾到多家医院就诊,手机报告里磁共振检查:显示肩袖止点轻度损伤。小应医师现场发现他在上臂外展、外旋过程中会出现明品的过性疼痛和弹响,再重新看了平先生的云影像片子,发现有个巨大的骨赘。小应医师推测平先生的肩袖止点应该会有明显裂口,因为这个巨大的骨锥会对肩袖产生巨大的撞击和磨损,撕裂程度要比磁共振检查显示的状态严重得多,而磁共振检查显示轻度损伤原因可能是因为平先生较年轻,肌肉、肌腱发达,肩袖虽然破裂,但断端的纤维依然搭在一起。 对此,小应医师建议平先生需要做个关节镜手术探查并解释:肩袖损伤是羽毛球爱好者常见的损伤,主要是由于打羽毛球需要反复进行大力挥拍扣球的动作,肩袖受到反复撞击,容易导致磨损甚至撕裂,引起慢性疼痛。肩袖损伤早期,患者疼痛通常并不剧烈,在肩关节活动到某个角度时才出现疼痛,有些患者会出现夜间肩关节隐痛;严重时.患者会出现胳膊抬举困难。一般来说,明确肩袖损伤后,需要通过关节镜微创治疗去除骨赘,修复肩袖。另外在打羽毛球引起的肩关节损伤中,上盂唇前后部(SLAP)损伤也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用力时肩关节前方疼痛,向肱二头肌方向(上臂内侧)放射。 3号球友:前交叉韧带损伤(部分撕裂或断裂) 晨晨女士今年36岁,打羽毛球十多年。3个月前,她在救球时摔倒,右膝关节扭伤,膝关节肿胀 2周后消散。疼痛缓解,平地行走基本正常,但一直存在右腿下楼无力、不能快跑的现象。小应医师现场查体发现,她的右膝关节前向明显不稳。考虑:右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需要补拍磁共振,如果情况属实需要手术重建。 对此,小应医师这样向晨晨女士解释:打羽毛球时发生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主要由于跳跃救球落地时不稳,或因惯性作用向前冲击导致。患者的主要症状为上下楼时膝关节不稳,不能快步下楼,或下楼时出现恐惧感而无法快速迈步。膝关节交叉韧带部分撕裂时,患者可以通过戴支具、打石膏等保守方法治疗。如果不愈合,应尽早进行修补或重建手术治疗。 晨晨女生又问,为什么她的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了,还能正常走路呢?这主要是因为运动爱好者肢体肌肉发达,平衡能力好,在韧带断裂后,可通过其他肌肉的代偿使一般运动不受明显影响。 4号球友:跟腱断裂 这是一个现场受伤的病例,阳阳先生今年 51 岁,爱好羽毛球运动,这几年因工作忙而很少打球。当天因为朋友邀约技痒难耐,在一次跳起大力扣杀后,摔倒在地。据他本人描述,当时听到「咔哒」一声,仿佛有人踹了他的后脚跟,小应医师推测应该是跟腱断裂了,所以赶紧劝他暂停活动去医院就诊。 对此,小应医师这样向阳阳先生解释:在因打羽毛球而发生跟腱损伤的患者中,水平比较高的业余运动员较为多见。人的肌腱在长期运动后会变得「强大」,在停止运动较长时间后则会有所「退化」,但此时肌肉的力量可能还比较强。如果停止运动一段时间再参加运动或比赛,跃起扣球后,着地时强大的冲击力可能会使「退化」的跟腱发生损伤,甚至断裂。跟腱撕裂者,通过打石膏或穿跟腱靴可以愈合;若跟腱断裂,宜尽早进行手术修补。 最后的最后,无锡九院运动医学科也是建议大家打羽毛起球不要太拼! 姿势/步伐不正确、发力不当/过度、运动前热身没有做充分、还有就是一直不间断运动导致肌肉疲劳之类都会造成运动损伤,请大家要多多注意,不舒服及时就诊。

“铁人三项”运动指南

人三项联赛江苏无锡站在滨湖区拉开帷幕。无锡第九人民医院(无锡市骨科医院)医疗保障队全程为该赛事提供全方位医疗保障,九院医护现场为运动员们进行运动损伤专业治疗,并提供专业的安全运动指导。   铁人三项 铁人三项(Triathlon)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是将游泳、自行车和跑步这三项运动结合起来创造的一项新型体育运动项目,极其考验运动员体力和意志。1994年,它被国际奥委会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并于2000年在悉尼奥运会上首次亮相。 随着时代的发展,铁人三项逐渐深受人们的喜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但铁人三项要求参赛者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体能水平,对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也有着更高的要求。那么该如何正确进行铁人三项运动,从而避免受伤,今天小九医生就和您一起来了解一下。 “铁人三项”中的一些运动损伤   髂胫束是大腿外侧的一根筋膜,大腿外侧是没多少肌肉组织,最主要的结构就是髂胫束,它连接了你的大腿和小腿,是固定膝关节的重要结构。跑步时,髂胫束就会和膝关节产生摩擦,摩擦久了,摩擦过度,发生炎症,这时候髂胫束的滑动受到阻碍,会觉得疼。 髂胫束磨擦综合症症状包括:(1)股骨外上踝或其周围的疼痛,以刺痛为主;(2)跑步时疼痛加剧,尤其在下坡时。因为下坡时股四头肌(前方大腿肌肉)处于离心收缩状态,增加了肌肉负担,膝关节附近的筋膜所受的张力也增加;(3)膝关节屈曲20-30度或伸直时疼痛最明显;(4)髋关节外展时力量降低。严重时,疼痛甚至会放射至大腿及小腿的外侧和发生弹响。 PRICE(保护、休息、冰敷、压迫、抬高)策略和使用泡棉滚筒伸展髂胫束是目前缓解这种伤害的最佳方式。 和大家分享一些髂胫束的拉作: 该动作的要点就在于两脚交叉,用一只脚使劲去别另一只脚,让疼痛的腿部强迫性的内旋。 02心血管疾病 运动是心血管疾病预防、治疗、康复非常重要的策略和措施,适量的体力活动能够提高心肺耐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虽然在参加运动时发生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SCD)等严重心血管事件概率很低,但当年龄偏大,有基础性疾病,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在不适合的时间点运动或进行了较高强度、较长时间运动时,还是有一定的发生风险。当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不适情况,建议立即停止运动,坐下休息。血压波动,心率增快,呼吸困难,心绞痛等情况均可在休息后得到缓解。并在下一次运动时针对上一次情况,酌情调整运动方案。 一旦出现突然发生的意识丧失,可伴有局部或全身性抽搐,皮肤苍白或发绀,大小便失禁,迅速呼吸停止,瞳孔散大或短时间内患者存在剧烈胸痛,严重呼吸困难,突发心悸,眩晕等,少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短暂的癫痫发作,则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康复治疗师在承担什么角色?

育的小伙伴,对前交叉韧带断裂(有时被称作前十字韧带)这个名词并不陌生,在关注度较高的足球篮球职业比赛中,这种被称为运动员噩梦的损伤时有发生,遭受此类伤病的运动员不胜枚举,甚至连范戴克、努涅斯等许多顶级球星也都赫然在列。   谈到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在发达国家中,其实它一直以来都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运动损伤,据统计,仅仅在美国,每年就有超过25万人发生此类损伤,而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老百姓对运动的热情和参与度逐年上升,这类损伤的发生频次也在不可避免的增加,并越来越多的发生在我们身边。 大家可能会疑惑,前交叉韧带是一根什么样的韧带,为什么它的损伤会带来如此大的影响?前交叉韧带作为膝关节稳定结构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它从膝关节股骨远端后侧发出,止于胫骨平台前方,主要用来限制胫骨的过度前移和旋转。   此结构的损伤形式大多以非接触性损伤为主,在生活中,往往发生在这么一个瞬间,当我们在快速启动、急停或者跳跃时,出现支撑腿的膝关节内扣,如果此时,听到膝关节内“啪”的一声,并且在随后伤腿支撑时出现膝关节打晃不稳的情况,此时,你可能最需要的就是尽快就医了!   在查体配合着磁共振明确前交叉韧带断裂后,对于有较高运动运动需求的年轻人来说,摆在面前的往往就是韧带重建手术,同时也会慢慢了解到,在后续恢复过程中,康复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但往往这时,很多人也会出现诸如此类的疑问,康复师在扮演着什么具体角色呢?是不是只有在我膝关节弯不下去角度时才有必要去寻求康复师帮助?如果我角度练得挺好,是不是就不需要康复师了? 说到这里,就要敲敲小黑板了,对于包括前交叉损伤在内的诸多运动损伤病种而言,康复师扮演的角色贯穿始终,也充满着技术和挑战,可绝不仅仅只是个掰腿老师傅!! 首先啊,从康复介入时机来说,为了更好的术后恢复效果,这个时间点往往可以提前至术前,甚至刚刚确认损伤之后,在这个阶段,对于患者来说,支具固定、休息以及必要的抬高当然重要,但不是全部,很多患者会抱怨还没手术,大腿就已经萎缩了一圈,甚至连活动都受限的很厉害,这样的状态,往往会导致患者术后的每一项训练都进行的格外艰难,那怎么做才能在不激惹膝关节的前提下,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术前状态,并且让术后康复事半功倍呢?这里就是康复师可以施展拳脚的地方了 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的高水平研究表明,术前康复对于术后的恢复进展有着巨大的帮助,一些研究甚至给出了术前康复的目标,即在对疼痛和肿胀充分控制的基础上、将关节主被动活动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将股四头肌的肌力维持在健侧的90%以上,同时也需要保持患者相当的患侧单腿平衡协调能力。 当时间线推移至手术后时,康复师会在患者多个维度的训练中,扮演着更加举足轻重的戏份。首先,在肌力训练层面,在对关节负重能力和不同角度下肌力训练对前交叉重建移植物所施压应力大小进行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康复师会在各种肌力训练中选择足够安全并且高效的训练方式。   其次,在关节活动角度层面,我们往往需要患者在一定时间内通过自我牵伸达到必要的角度,当滞后较多时,就需要康复师的介入了,当然手法松解也是个技术活,康复师需要考虑关节的位置关系、运动学以及生物力学,在尽可能少痛的基础上通过手法去达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应力松弛,以达到必要的活动度恢复的目标。     最后,就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平衡协调能力的训练了,很多患者会抱怨,明明我关节角度没什么问题,肌力也挺好,为什么就是走不好或者跑不起来,此类问题的出现,往往很多源自于关节本体感觉的减退,而这些也就需要在康复师的辅助下进行科学适量的下肢协调性训练了,针对本体觉问题,同样有很多的高质量文献报道,认为针对本体觉的协调训练可以有效的避免二次损伤的风险,帮助患者更快的达到重返运动的目标。   当然,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康复工作是一个不小的工程,诸如等速、反重力跑台等必要的专业设备的参与,也会让各项训练的开展能够精准有效、有的放矢。 以我们的一位前交叉重建术后的患者郑先生做个例子吧,外院手术,术后6周前来就诊,在常规活动度和肌力训练的基础上,考虑到此阶段移植物的强度衰减情况,我们通过专业肌力训练设备,精准的控制膝关节在限定角度内,进行开链、闭链和等速等不同方式的肌力训练,并配合反重力跑台及协调性的训练,患者可以在术后较早的达到重返运动的标准。       文章的最后,祝愿每一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都能够早日重返生活、重返运动!

每天运动量多少才科学?因年龄制宜!

范围内,由高血压、烟草使用和高血糖导致的死亡分别占12.8%、8.7%、和5.8%;缺乏身体活动是第四位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比例占5.5%。针对这一重要慢性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出版了《关于身体活动有益健康的全球倡议》,针对不同年龄人群提出了合适的运动量。 现在的城市居民,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写字楼工作的人,每天的静态时间太长,甚至达到23小时,这种生活方式的直接结果就是运动系统,尤其是膝关节提前老化,稍微一运动就出现关节痛。 5-17岁的儿童 身体活动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内的玩耍、游戏、体育活动、交通往来、娱乐、体育课或有计划的锻炼等。 (1)应每天累计至少60分钟中等到高强度身体活动; (2)大于60分钟的身体活动可以提供更多的健康效益; (3)大多数日常身体活动应该是有氧活动,同时每周至少应进行3次高强度身体活动。 18-64岁的成人 (1)应每周至少完成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身体活动,或每周累计至少75分钟高强度有氧身体活动、或中等和高强度两种活动相当量的组合; (2)有氧活动应该每次至少持续10分钟; (3)为获得更多的健康效益,成人应增加有氧活动量,达到每周300分钟中等强度或每周150分钟高强度有氧活动,或中等和高强度两种活动相当量的组合; (4)每周至少应有2天进行大肌群参与的增强肌肉力量的活动。 65岁及以上年龄的老年人 (1)应每周至少完成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身体活动,或每周累计至少75分钟高强度有氧身体活动、或中等和高强度两种活动相当量的组合; (2)有氧活动应该每次至少持续10分钟; (3)为获得更多的健康效益,该年龄段的成人应增加有氧活动量,,达到每周300分钟中等强度或每周150分钟高强度有氧活动,或中等和高强度两种活动相当量的组合; (4)活动能力较差的老年人每周至少应有3天增强平衡能力和预防跌倒的活动; (5)每周至少应有2天进行大肌群参与的增强肌肉力量的活动; (6)由于健康原因不能完成所建议身体活动量的老人,应在能力和条件允许范围内尽量多活动。

膝关节扭伤后该如何处理?90%以上的人不知道要这样做

节扭伤十分常见,但每当这种情况出现时,人们往往不知所措。在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无锡市骨科医院运动医学门急诊经常会看到由于膝关节损伤处理错误而导致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令人惋惜的同时更说明了科普膝关节扭伤后处理和康复锻炼方式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何为膝关节扭伤? 膝关节扭伤是膝关节的肌肉、韧带过度使用或使用不当造成的软组织、软骨等损伤。多在散步、慢跑、跌落、滑倒、交通意外、生活意外中出现,尤以体力劳动者、参加运动或劳动而未做好活动前拉伸准备的人居多。   膝关节扭伤后有什么表现? 1、疼痛,并随着局部活动、振动而加剧,平卧后可减轻;     2、关节肿胀、严重者出现关节的畸形;     3、活动受限、功能障碍,患者不能进一步行走或运动;     4、出现关节绞索症状以及关节不稳定。 膝关节扭伤后急性期该怎么处理? 1、尽快躺下,支具固定:保持卧床休息、支具固定,起码在14天左右;     2、冷敷:膝关节扭伤后48小时内,用塑料袋包裹冰块冷敷可以直接缓解疼痛。     3、判断是否需要去医院:如果仅有膝关节肿胀、疼痛,未出现膝关节活动障碍、绞索、关节不稳等症状,建议居家观察。反之,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则有可能发生了半月板损伤、韧带撕裂、骨折等病情,建议前往医院行核磁共振检查。   膝关节扭伤后慢性期该怎么处理? 1、热敷:扭伤超过48小时后,应选择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让软组织在短时间内恢复;     2、理疗:在疼痛和肿胀症状得到改善后,可以适当地应用冲击波、威伐光、肌内效贴等进行一些物理治疗;     3、用药及其他阶梯治疗:在卧床休息期间,可使用局部止痛软膏,也可以口服抗炎镇痛、神经营养药物。若保守治疗不见好转,可按照膝关节阶梯治疗原则治疗。   如何预防膝关节扭伤? 在运动之前要做适当的热身运动,增加膝关节的活动度和稳定性,充分热身之后再进行适量的运动。   膝关节扭伤后如何进行康复锻炼? 1、下蹲练习:此训练可以促进股四头肌的力量,在初期可以选择徒手靠墙静蹲,不可蹲的过深,曲膝角度不小于90°;     2、分腿下蹲:此动作可以同时促进股四头肌、腘绳肌和下肢的平衡能力。     注意:以上训练建议以6-10个为一组,循序渐进,每次做3组,每周进行3-4次。注意调整合适的负荷和角度。  

急性运动损伤的处理原则(RICE原则)

措施可归纳为“RICE原则”,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制动(Rest) 制动即立即停止运动,让患部处于不动的状态。运动终止后的制动可以控制肿胀和炎症,把出血的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然后用石膏、拐杖或者支架把处置过的患部固定住。受伤后固定二三天,不仅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对治疗也有一定的帮助。如果过早活动患处,可能会出现出血等症状,还可能进一步加重损伤,使恢复时间变的更长。 2、冷敷(Ice) 冷敷在应急处理过程中效果最为明显。冷敷既可以减轻疼痛和痉挛,减少酶活性,还可以收缩血管、减缓血液流动,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流向患部的血流量。受伤后48小时内,每隔2-3小时冰敷20-30分钟。冰敷时皮肤的感觉一般有四个阶段:冷→ 疼痛→ 灼热 →麻木,如果皮肤变白或变紫或感觉麻木时就应该停止冰敷。 3、加压(Compression) 在几乎所有的急性损伤中都采用加压包扎的方法,加压包扎可使患部内出血及淤血现象减轻,还可以减少组织液渗出,并能促进其吸收。加压包扎有很多方法,可以把浸水的弹力绷带放进冷冻室,这样可同时起到冷敷和加压的作用。还可以使用毛巾及海绵橡胶做的垫子来进行加压包扎。例如,踝关节扭伤时,可以用"U"字形的海绵橡胶垫子套在踝关节上,然后用胶布或弹力绷带固定。采用以上的加压包扎可以防止和减轻踝关节周围的浮肿。

急性运动损伤后的“PRICE”原则

划的持续推进,民众对运动的需求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运动爱好者们在业余时间奔跑在各类运动场上,然而大家对于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损伤后,应当采取的处置方式却缺乏必要的认识 这时候我们可以记住一个PRICE原则: P(Protection):保护 保护受伤部位,不要触碰受伤的部位,尽量避免使用受伤部位。运动伤病一旦发生,首先应立即停止活动,保护受伤部分离开运动场所,避免受伤部位二次受伤或加重。 R(Rest):休息 受伤后应立即停止运动,制动休息,防止重复损伤和加重损伤。休息是一种被动的恢复方式,只有当受伤部位基本没有疼痛,才能开始主动的恢复。 I(Ice):冰敷 马上冰敷。冰敷在运动损伤的初期非常关键。冰敷的效应在于使血管收缩,减慢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细胞的新陈代谢率(减少细胞组织的受伤及坏死);降低患处疼痛感觉;减轻肌肉痉挛;减低血管壁的渗透性,阻慢肿胀加剧及软组织出血。 C(Compression)压迫 对受伤部位加压包扎。可与冰敷一同进行。冰敷过后患处要及时加压包扎,控制伤部运动,避免重复受伤动作,减少出血和渗出。压迫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控制/减少肿胀,并通过对四肢施压增大组织压力进而减少内出血。另外也有减缓伤口发炎、减少组织液渗出的作用。 E(Elevation):抬高 抬高患部,达到减少出血和渗出的目的。借助重力作用,将受伤部位抬高,帮助积聚在受伤部位的组织液、发炎的体液回流,达到减小肿胀和疼痛的目的。
指导
活动
体测
我的